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昨天(20日)很多网站的消费行业头条被这样一条新闻占据:著名团购网站糯米网忽悠万人团购,引爆了长久以来团购行业积压的诚信危机。今年1月7日,糯米网在武汉站网页上发布广告说,原价132元烧烤自主餐如果参加他们的团购只需要66块钱,非常有诱惑力,这次团购吸引了18888位消费者,供给超过124万元资金。但是活动开始之前,糯米网突然宣布团购活动取消了,全额退款,并且再额外返还每位消费者10块钱。因为金额巨大,人数众多,糯米网的“退订门”事件遭到了口诛笔伐,企业的诚信度也再次被严重质疑。随后糯米网回应说,这次团购是三方责任,消费者团购事实上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武汉银商公司出售红卡,而团购取消是因为武汉银商违约在先。而武汉银商方面则称,“糯米网发布的团购内容和我们两方事先签订的合同不符,是糯米网违约在先的。”而烧烤餐厅一方则发表声明说,“这件事跟我们没有一点关系。”此前糯米网已经退还12000名消费者的预付款,还有一些消费者拒绝接受退款。
主持人:本时段本来我们计划连线当事一方糯米网的相关负责人,解释一下相关具体情况的,但是情况生变。下面请编辑思远介绍一下联系糯米网的前后经过。
思远:昨天傍晚我们联系了糯米网的公关部,对于这个事件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对方首先表达了不希望媒体过分报道和炒作这个事,同时就这件事一直跟我们保持着沟通。但是就在节目开始前半个小时,我们得到最终答复,对方称无法联系到集团的新闻发言人沈博阳所以无法对此事做出进一步的评论。
主持人:目前团购这样的一种新兴事物非常火爆。但是我们也发现,随着糯米网这件事情的爆发,团购确实一直以来问题多多。糯米网这次事件之前还有其他的事件,应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团购问题,其他网站也是各种问题不断。对于目前团购问题日益增多这种现象,思远根据你的观察有哪些方面的因素?
思远:团购行业的诚信服务,包括服务的质量、物流等问题是由来已久的问题,但是就糯米网这次事件而言,此前网络的舆论一面倒,但是我觉得性质并没有网上舆论的猜测那么恶劣。我个人觉得,糯米网从用户人气来讲,它背后是千橡集团——有人人网、猫扑网这样在年轻人当中非常火爆的网站,论资本,千橡也不缺资本。网上之前猜测为了取120万主观进行炒作或者欺诈的可能性,我认为不大。
主持人:其实这件事根本不是他们想骗钱。
思远:肯定不存在骗的问题,只是可能某些技术环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从法律层面来说,我觉得团购行为从提交预付款完成以后,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有效合同,虽然是这种无文本效应的。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整个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他没有过错的话,不能让消费者为这种合作方和团购网站之间的纠纷来买单。但是问题在于,看似简单的团购,实际上法律环节的关系很多,比如团购网和消费者之间,团购网和卖方之间,甚至像这个案子出现了第三方。看似谁都跟消费者有关系,但是没有人主动买单;同时,团购的个体成本很小,消费者可能通常都觉得不值得其打官司,法律和行规也没有明确谁该第一时间负责。所以这就是这个事件各方问题所在,各方商家本能的保护自己的利益。
主持人:其实可能我觉得本能保护自己的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深究一下原因,你觉得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行业的现状,好像根本没有人管。
思远:大家都看到了,实际上很长时间以来,团购行业增长得太快了,一下子增加十几家网站。现在鱼龙混杂,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之前大家都看美国的团购业比如Groupon挣钱了,都来玩。这个行业准则没有,很多人进来的心态是模式招办,做好了挣钱,做不好反正没什么成本,甚至可以卷钱跑。
实际上,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C2B的电子商务模式,用户的体验非常重要。这是行业中人非常认可的观点。但是无论消费者还是从业者现在都需要这种体验服务,消费者需要通过体验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高质量的团购。企业需要知道,自己适合卖什么,什么是消费者需要的。但是现在大家一窝蜂地上,变成乱枪打鸟的局面谁都来不及体验,消费者不知道要买什么,企业陷于生存发展压力,可能什么挣钱卖什么,所以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引入合理的产业引导和准入制度,随后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商品质量、物流、售后等等问题,当我们今天看到行业信用危机出现时,离大麻烦就不远了。
主持人:团购这个行业的发展,在海外风生水起,也把它喻为朝阳产业。但是到了我们这儿之后,确实也是红火了,红火了一段之后,紧接着一串的问题,成为了问题产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思远:我觉得主要有三点:首先从主体上来看,国外团购网站都有自己的特点,互相之间的差异化非常明显。比如Groupon专于更多的激励机制和趋势,让用户自动传播它,比如Tippr通过团购价格同总人数浮动的这种方式进行团购模式推广等,都是先有特点再去做其他。而这是我们现在国内的企业无论大小、无论资本都做不到或者无暇顾及的。第二,在硬件方面,国内相关产业环境跟不上,尤其是法律环境和物流方面的问题很严重。第三是消费环境的问题,我们刚才说了缺乏合理的维权标准和机制,同时消费者也需要进行更多的消费和体验交流,最终形成一个更加成熟理性的消费环节。
主持人:你说的成熟理性的消费环境,我们到有很多专家在建议很多的消费者在团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看到特别便宜的东西一定要事先鉴定一下商品质量等。但是我还是想问,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护?就拿这次来说,18888人,100多万,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是66元,消费者觉得这个钱太少了,不值得去怎么怎么样,但是这件事总得有人管。商家的行为谁来监督?消费者的利益到底谁来保护?是不是到最后,我是商家,我觉得这个活动不行,就把钱退给你们了,然后消费者就得这么忍着吗?
思远:实际上不乏应对策略和突破困局之法,行业内包括团购网站之间经常进行这种经验交流,但是实际上现在还没有一个可行的方式去解决。但是我个人认为,可能从三方面解决是最好的:第一,加强准入制度的建立,比如什么样的资本和硬件要求可以进行团购,个别情况下团购数量规模的上限是不是要和企业本身的资本实力规模相挂钩。第二,要建立一种信用监测,通过第三方权威评级或者用户反馈来看谁家是诚信的,谁家信用不好。第三,最关键的是要加强行业性的立法。尤其是这种操作性很强的法规,明确纠纷发生以后,如果消费者无过错,那么赔偿顺序到底怎么样,认定标准是什么,先要保护无过错方。
当然这些做法可能在有些行业人士看来会暂时加重企业的压力,甚至会抑制部分市场的活力。但是我觉得长远来看,先要规范市场,洗掉一部分不良和资质不够的企业,再去健康的发展是最稳妥的方法。否则有一天海外的团购巨头通过渗透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样的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当然在起步阶段我们的企业和行业经历这个阵痛期也是必然的,但是我想留给这个行业调整的时间应该不会太多了。